查看原文
其他

在微博,搞臭一个人越来越容易了

与归 Z史地观察 2021-01-20


因为喜欢香,很久不主动看微博了。但是奈何,当粪坑足够鼎沸,恶臭还是会飘到朋友圈。

最近,蓦然发现,那个在网络上经常评点时事,剖析刑法的中国政法大学教师罗翔,也被围攻了。

原因是,他于9月8日发了这条微博:

这句话并不是罗翔本人原创,而是他的读书摘抄,并注明了这是“自省”。

但就是这么孤零零的一句话,仿佛一颗炸弹掉进了粪坑,激起粪花无数:


还有熟悉的扒坟动作:



以至于,罗翔不得不宣布自己退出微博:


果然,粪坑就是粪坑,它绝不允许有一点干净,必须对洗洁精和洁厕灵赶尽杀绝。臭味不绝对,就是绝对不算臭。

那些人,仿佛抓住了铁证,又好似打着手电在现场捉奸:你不合时宜,你居心叵测,你阴阳怪气,你心有不满。

可是,当我们仔细审视他们指责的罗翔的错,就会感觉非常可笑:你的发布时间不对。但可怕的是,他们一本正经,正义凛然。

哪怕罗翔被骂到删博,也被穷追不舍:


这让我不觉打了一个寒颤,以后可不能随意发言,鬼知道你说的话,会和什么联系上!

现在,我们也应该有这种自觉:要时刻关心国家大事,避免自己日常的小确幸和小颓丧,冷不防撞上了哪杆抢。

以后出门办事,也不仅要看天气,还要看日期,要看目的地,要看出行方式,是否和正在发生的神圣大事冲撞了。

近年来,类似的搞臭屡见不鲜。

我们回头看看那些在微博上消失的人吧。他们曾经敢言,这也是荣誉明面上表彰的品质之一。然而,我们现在连他们的名字都不敢提。

与之相反,现在提起公知,前面几乎都要加上一个“臭”字。我们不妨回头想想,公知的全称是什么?公共知识分子。“公共”是个贬义词,还是“知识分子”是个贬义词?他们组合在一起,怎么就成了一个恶臭的代名词?

不清楚了,真的不清楚了。

只剩下百度百科里,还在这样解释: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;是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;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。

我在努力回想,像罗翔这样,有点名气,算个大V,还在针砭时事、敢议敢言的人,还有谁?此刻,我愧疚于自己记忆力的匮乏。

以前,我不明白,为什么那些喷口,总是对准具体的个人?现在,我们是时候清晰地认识到,他们不是在搞臭某个人,而是要搞臭所有活得像个人的人。

我很赞同一个网友的观点:罗翔被攻击,和papi酱回应网络争议,本质上是同一件事。建议大家去看看papi酱最新的那个声明,它是对现在网络上泼粪式攻击十分生动的一堂释臭课。

当然,为了自保,我们也可以完全沉默,一言不发,做一个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哑巴。但谁又能保证,以后的沉默,会不会也被他们当做一种不恭不敬、不忠不孝呢?

所以,唯一的答案:要向这种搞臭勇敢地说不。如果继续沉默,任凭这种风气流行,那么我们只能被吞没。

要么填埋粪坑,要么被粪坑填埋

继续阅读:
开始暗访剩菜和小料了
因为没手机,老人被一车人骂,这一幕像极了丛林
山东媒体是如何报道顶替事件的

与归客栈

读书写字  文史哲思

长按二维码关注

Modified on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